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裴舍人遗衣药直书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山仆至自都。
太子舍人裴瑾之太子舍人韦方贤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符玺郎乔侃并有书问余疾。
兼致束帛之礼。
以供东山衣药之费。
嗟乎。
代与道交丧。
其来尚矣。
扬州与外甥韩康伯别。
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
贫贱亲戚离。
因泣下交颐。
不能自已。
余以其为人也。
名过其实。
然穷达之际。
则西狩获麟。
所不能免。
斯亦古君子之大悲也。
自郐而下。
曷足讥焉。
余家咸亨中良贱百口。
自丁家难。
私门弟妹凋丧。
七八年间。
货用都尽。
余不幸遇斯疾。
母兄哀怜。
破产以供医药。
属岁谷不登。
家道屡困。
兄弟薄游近县。
创钜未平。
虽每分多见忧。
然亦莫能取给。
海内相识。
亦时致汤药
恩亦多矣。
晚更笃信佛法。
于山间营建。
所费尤广。
本欲息贪寡欲。
缘此更使贪心萌生。
每得一物。
辄喜欢更恨不足。
呜乎。
道恶在而奔竞之苦兹。
虽观若空无常。
而此业已就。
不可中废。
祈获福泽。
思与士君子共之。
王勃集序682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
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
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
历年滋久。递为文质。
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
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
屈平自沈。唐宋宏汨罗之迹。
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
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
汉皇改运。此道不还。
贾马蔚兴。已亏于雅颂。
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
僶俛大猷。未忝前载。
洎乎潘陆奋发。孙许相因。
继之以颜谢。申之以江鲍。
梁魏偫材。周隋众制。
或苟求虫篆。未尽力于邱坟。
或独徇波澜。不寻源于礼乐。
会时沿革。循古抑扬。
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而制物。
其有飞驰倏忽。倜傥纷纶。
鼓动包四海之名。变化成一家之体。
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
经籍为心。得王何逸契
风云入思。叶张左于神交。
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于意匠
八方好事。咸受气于文枢。
出轨躅而骧首。驰光芒而动俗。
非君之博物。孰能致于此乎。
君讳字子安
太原祁人也。其先出自有周。
浚启文明之裔。隐乎炎汉。
宏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
家声布于淮海。宋臣北徙。
德胜于河汾。宏材继出。
达人间峙。祖父通。
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王侍读
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
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
闻风睹奥。起予道唯。
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荀孟。
父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
齐州长史。抑惟邦彦。
是曰人宗。绝六艺以成能。
兼百行而为德。司马谈之晚岁。
思宏授史之功。扬子云之暮年。
遂起参元之叹。君之生也。
舍章是托。神何由降。
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
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
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
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
先乎就傅。九岁读颜氏汉书。
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
成乎期月。悬然天得。
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
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
立谈可见。居难则易。
在塞咸。于术无所滞。
于词无所假。幼有钧衡之略。
独负舟航之用。年十有四。
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
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
因加表荐。对策高第。
拜为朝散郎沛王之初建国也。
博选奇士。徵为侍读
奉教撰平台钞略十篇。书就。
赐帛五十匹。先鸣楚馆。
孤峙齐宫。乘忌侧目。
应刘失步。临秀不容。
寻反初服。远游江汉
登降岷峨。观精气之会昌
玩灵奇之肸蚃。考文章之迹。
徵造作之程。神机若助。
日新其业。西南洪笔。
咸出其词。每有一文。
海内惊瞻。所制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
宏伟绝人。稀代为宝。
正平之作。不能夺也。
咸亨之初。乃参时选。
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友人陆季。友时为虢州司法
盛称宏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
坐免岁馀。寻复旧职。
弃官沈迹。就养于交阯焉。
长卿坐废于时。君山不合于朝。
岂无媒也。其惟命乎。
富贵比于浮云。光阴踰于尺璧。
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观览旧章。翾翔偫艺。
随方渗漉。于何不尽。
在乎词翰。倍所用心。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
争搆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
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
知音与之矣。知已从之矣。
于是鼓舞其心。发泄其用。
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
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
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
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以兹伟鉴。取其雄伯。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
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
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
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
积年绮碎。一朝清廓。
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矫枉过正。文之权也。
后进之士。翕然景慕。
久倦樊笼。咸思自释。
近则面受而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
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
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
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
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
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
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
妙异之徒。别为纵诞。
专求怪说。争发大言。
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
长句以增其滞。客气以广其灵。
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
谬称相述。罕识其源。
扣纯粹之精机。未投足而先逝。
览奔放之偏节。已滞心而忘返。
乃相循于跼步。岂见习于通方。
信谲不同。非墨翟之过。
重增其放。岂庄周之失。
唱高罕属。既知之矣。
以文罪我。其可得乎。
君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馀事。
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
随时以发。其唯应便。
稽古以成。其殆察微。
循紫宫于北门。幽求圣律。
访元扈于都洛。响像天人。
每览韦编。思宏大易。
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
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尝因夜梦。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
易有太极。子其勉之。
寤而循环。思过半矣。
于是穷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
既乘理而得元。亦研精而徇道。
虞仲翔之尽思。徒见三爻。
韩康伯之成功。仅踰两系。
君之所注。见光前古。
与夫发天地之秘藏。知鬼神之情状者。
合其心矣。君又以幽赞神明。
非杼轴于人事。经营训导
优游于圣作。于是编次论语。
各以偫分。穷源造极。
为之古训。仰贯一以知归。
希体二而致远。为言式序
大义昭然。文中子之居龙门也。
睹隋室之将散。知吾道之未行。
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裁成大典。以赞孔门。
讨论汉魏。迄于晋代
删其诏命。为百篇以续书。
甄正乐府。取其雅奥。
三百篇以续诗。又自晋太始元年
至隋开皇九年陈之岁。袖贬行事。
述元经以法春秋。门人薛收窃慕。
同为元经之传。未就而殁。
君思崇祖德。光宣奥义。
续薛氏之遗传。制诗书之众序。
包举艺文。克融前烈。
陈偫禀太邱之训。时不逮焉。
孔伋司寇之文。彼何功矣。
诗书之序。并冠于篇。
元经之传。未终其业。
命不与我。有涯先谢。
春秋二十八。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
不改其乐。颜氏斯殂。
养空而浮。贾生终逝。
呜呼。天道何哉。
所注周易。穷乎晋卦。
又注黄帝八十一难。幸就其功。
撰合论十篇。见行于代。
君平属文。岁时不倦。
缀其存者。才数百篇。
嗟乎促龄。材气未尽。
殁而不朽。君子贵焉。
兄勔及勮。磊落词韵
铿鍧风骨。皆九变之律也。
弟助及勋。总括前藻
网罗偫思。亦一时之健笔焉。
友爱之至。人伦所及。
永言存殁。何痛如之。
援翰纪文。咸所未忍。
盖以投分相期。非宏词说。
潸然揽涕。究而序之。
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三都盛作。恨不序于生前。
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
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李府君挽词 北宋 · 李之仪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卖药韩康伯,著书河上公
幻同聊复尔,缘散却归空。
独有乡人泪,难胜露风。
我来嗟已晚,犹及想冥鸿。
冬夜韩寅仲赵裕子见过留酌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我爱韩康伯,能携赵子柔
一尊同二妙,片语亦千秋。
咄彼猱升木,从他貉聚丘。
青山怜我辈,白首共沉浮。
黄含光参知奏最承恩思归移疾数损书问归志浩然不肖念切依刘窃效古人称药量水之谊两干谒者更欲治装岁暮言别黯尔归途瞻恋弥亟诗以申臆笔掷魂销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何事因人复远游,芦花枫叶水悠悠。
归帆破浪船为马,戍角吹霜月似钩。
断木已甘沟壑辱,冥鸿犹恋梁谋。
自怜卖药韩康伯,亦向新丰马周
奉题松云先生瞻园图先是先生舅氏梁文定公作藩江南先生随侍读书园中后先生亦藩江南故补焉佳话也 其二 清 · 宋湘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滇蹄集卷二
指点平生一瓣香,白头旧事话来长。
相随客老韩康伯,此地人怀渭阳
明月自锄无限思,梅花修到可谁忘。
千春此本传香树,珍重江南水竹庄。
石经始末记1177年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四、《全蜀艺文志》卷三六上、《蜀中广记》卷九一、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范成大佚著辑存》第一六一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石经已载《前记》,晁子止作《考异》而为之序。
《考异》之作,大抵以监本参考,互有得失,其间颠倒缺󸈠,所当辨正,然古今字画,虽小不同,而实通用耳。
《考异》并序,凡二十一碑,具在石经堂中。
子止之序曰:「鸿都石经,自迁徙邺、雍,遂茫昧于人间。
至唐太和中,复刊十二经,立石国学。
唐长兴中,诏国子博士田敏与其僚校诸经,镂之版,故今世六学之传,独此二本尔。
赵清献公成都记》,伪蜀相毋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
而或又云:毋昭裔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
国朝皇祐中田元均补刻公羊高、谷梁赤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
至宣和间,席文献又刻孟轲书,参焉。
今考之,伪相实毋昭裔也。
《孝经》、《论语》、《尔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
《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吉书。
尚书》,周德正书。
《周礼》,孙朋吉书。
《毛诗》、《礼记》、《仪礼》,张绍文书。
《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详观其字画,亦必为蜀人所书。
然则蜀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钊,而能尽用太和本,固已可嘉。
凡历八年,其石千数,昭裔独辨之,尤伟然也。
公武异时守三荣,尝讨国子监所模长兴版本读之,其差误盖多矣。
昔议者谓太和石本授写弗精,时人弗之许,而世以长兴版本为便,国初遂颁布天下,收向日民间写本不用。
然有讹舛,无由参校判知其谬,犹以为官既刊定,难于独改。
由是而观,石经固脱错,而监本亦难尽从。
公武少城,寒暑一再易节,暇日,因命学官雠校之。
石本《周易·说卦》:乾,健也,以下有韩康伯注略例,有邢璹注《礼记·月令》,从唐李林甫定者
监本皆不取外,《周易》经文不同者五科,《尚书》十科,《毛诗》四十七,《周礼》四十二,《仪礼》三十一,《礼记》三十二,《春秋左氏传》四十六,《公羊传》二十一,《谷梁传》一十三,《孝经》四科,《论语》八科,《尔雅》五科,《孟子》二十七
其传注不同者尤多,不可胜记。
独计经文,犹三百二
迹其文理,虽石本多误,然如《尚书·禹贡篇》『梦土作乂』,《毛诗·日月篇》『以至困穷而作是诗也』、《左氏传·昭公十七年》『六物之占,在宋、卫、陈、郑乎』、《论语·述而篇》『举一隅而示之』、《卫灵公篇》『敬其事而后食其禄』之类,未知孰是。
先儒有改《尚书》『无颇』为《无陂》,改《春秋》『郭公』为『郭亡』者,世皆讥之,此不敢决之以臆,姑两存之,「亦镌诸乐石,附于经后不诬,将来必有能考而正之者焉」。
子止又刻《古文尚书》于堂,而为之序曰:「自秦更前代法制以来,凡曰古者,后世寥乎无闻,书契之作,固始于伏牺,然变状百出,而不彼之若者,亦已多矣。
尚书》一经,独有古文在,岂非得于壁间,以圣人旧藏,而天地亦有所护,不忍使之绝灭。
中间虽遭汉巫蛊、唐天宝之害,终不能晦蚀,今犹行于人间者,岂无谓耶!
孔子谓《尚书》以其上古之书也,当时科斗既不复见,其为隶古定此实一耳。
虽然,圣人远矣,而文字间可以概想,则古书之传,不为浪设。
予抵少城,作《石经考异》之馀,因得此古文全编于学官,乃延士张𤈴,仿吕氏所镂本再刻诸石。
是不徒文字足以贻世,若二《典》『曰若』、『粤󶸝』之类,学者可不知欤?
呜呼,信而好古,学于古训,乃有获,盖前牒所令,方将配《孝经》、《周易》经文之古者,同附于石经之列,以故弗克。
第述一二,以示后之好识奇字者,又安知世无扬子云
时乾道庚寅仲夏望日序」。
临河城 盛唐 · 萧颖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亡舅孝廉元君。才高位下。一命屈临。寻遭风瘵。有加无瘳。忧悒迄逾一纪。故不复仕。而风标俊杰。文史清隽。则君所著别传详矣。舅于予有教授之恩。只辞片字。皆资训诱。既而射策桂林校书芸阁。道为知已遇。名为海内称。舅氏之力也。天宝元年秋八月奉使求遗书于人间。越来月。届于临河之旧邑。览物增怀。泫然有赋。羊昙是日。独吟零落之篇。周翼终身。宁忘吐哺之爱。辞曰。
登孤城兮见河水之漫漫。
城有隍兮水有澜。
歘翻覆兮无端。
俯崇墉兮辛酸。
心断绝兮河水之干。
借如韩伯怀恩。
羊昙念昔。
追北渚之曩饯。
西州之忽觌。
曾一顾而不忘。
况仁深与密戚也。
惟佩觿之弱岁。
哲舅之矜怜。
枉月旦之殊品。
超等夷而独偏。
过虽小而必诫。
善无微而不甄。
备润身之黼藻。
闻染翰之蹄筌。
岂期文嗣作者。
价参时贤。
谬昆墟而比玉。
滥逢岛而怀铅。
匪舅德其焉尔。
谅师资乎在焉。
痛才高而位下。
悲道悠而运促。
甫一命于兹城。
蹇无媒兮窘束。
傃层飙而坠羽。
淩永路而倾轴。
悼晋竖之行深。
哀秦良之莫赎。
昔自公而暇豫。
陪作赋于兹楼。
怀一纪以如昨。
怆今晨而独游。
俯萧条之邑里。
对零落之徂秋。
旧馆悽其在目。
长川逝而不留。
徒临风而挥涕。
孰知夫四望可以销忧者也。
夜赋寄友 宋 · 陈与义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卖药韩康伯,谈经管幼安
向来甘寂寞,不是为艰难。
(四库本作明)月扶疏树,空园浩荡寒。
细题今夕景,持与故(原作古,据须溪本、四库本改)人看。
周易举正序 唐 · 郭京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
我唐御注孝经。删定月令。
盖为前儒用意。未及精研。
后汉太学刊石。撰集说文。
虑其日月浸深。转写讹谬。
京也历代传授。五经为业。
其于易道。讨覈偏深。
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读诵。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学人等本。
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
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
又兼有脱漏。两字颠倒。
谬误增省。义理不通。
今并依定本举正其谬。仍于谬误之处。
以朱书异之。希好事君子。
志学通儒。详而观之。
则经注通流。雅郑不紊。
都计一部中差谬处总一百三节。列为一部。
具述讹舛。因目为周易举正
分为上中下三卷。传诸志学者云。
刘伯温秋怀韵(刘《旅兴》五十首中与此韵叶)四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寒韵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
一吹洞长,再吹翠云寒。
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
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
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赠答诗社诸君 金末元初 · 段成己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卖药韩康伯,能诗张志和
真钢须百鍊,明镜要重磨。
眼底如君少,閒中得子多。
兵连犹未解,莫厌数相过。
辽东邵圭先生(并叙) 其三 明 · 蔡寿
五言律诗  出处:懒斋集卷之二
避世韩康伯,离群管幼安
风烟连肃慎,篱落近东州
诗派倾三峡,文章仰太山
客中成邂逅,终日露心肝。
武郎中桃溪归隐图 其二 元初 · 许衡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五 閒适类、鲁斋遗书卷十一
桃溪将拟武陵,只恐桃溪隐未宜。
诗卷久怀天下咏,画图今遣俗人窥。
严陵晦迹终垂钓,韩伯韬声猥学医。
此辈君侯休羡慕,但当匡救主民疲。
挽叶君筱颜 近现代 · 顾燮光
对联 出处:非儒非侠斋联语初集
萧寂如韩康伯,清疏如孔稚圭,每思梁苑旧游,仙侣同舟曾聚首;
书画似米襄阳,文章似庾开府,讵意渭滨小隐,天涯千里赋招魂。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金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城上高楼俯碧湍⑥,楼前空翠扑朱丹⑦。
盈盈素练寒江净⑧,采采璚华白露抟⑨。
吴楚故墟频在眼,古今清赏几凭阑。
开筵冬日还多暇,具美风流不尽欢⑩。
【校注】 (1)从今日:犹言留迹于今。 (2)断烟:犹残烟,孤烟。贾岛《雪晴晚望》:“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3)天外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紫气:祥瑞之气。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5)浮云: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若个:哪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若个,疑问辞。”沈佺期《初达驩州》:“雨露何时及,京华若个边。”“若个边”,哪是边,犹言漫无边际。 (6)碧湍:碧色的急流。 (7)空翠:清翠的山色。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朱丹:红色。此代指黄鹤楼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8)盈盈:清澈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素练:形容大江。 (9)采采:盛貌。《诗·秦风·兼葭》:“兼葭采采,白露未已。”传:“采采,犹萋萋也。”璚华:同“琼华”,仙境中琼树之花。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叽琼华。”此喻山中花树之美好。抟:通“团”,圆。《楚碎·九章·桔颂》:“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注:“抟,圜也。” (10)具美: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风流:指名士气派。《世说新语·品藻》:“(韩康伯)居然有名士风流。”《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风流为一时之冠。”二诗一言愁,一言欢,情因景异,景随情迁。首篇怀古感怀,兼寓游子之思。次篇写冬日多暇,开筵鹤楼,四美具备,诚为一时风流。作者当曾任职湖广
詶别致用810年 中唐 · 元稹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风行自委顺,云合非有期。
神哉心相见,无眹安得离。
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氂(毫氂:后作毫釐。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十毫曰氂,今皆作釐。”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二二:“按豪氂本权度之数。《孙子算术》:‘蚕吐丝为忽,十忽为杪,十杪为豪,十豪为氂,十氂为分,十分为寸。’后人又移之于称,是权度皆以毫毛起数,其字本应从毛。”)
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
研几未淳熟(研机:亦作“研几”,穷究精微之理。《易·系辞上》:“夫易,圣人所以极深知研几也。”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与世忽参差。
意气一为累,猜仍良已随。
昨来窜荆蛮,分与平生隳。
那言返为遇,获见心所奇。
一见肺肝尽,坦然无滞疑
感念交契定,泪流如断縻
此交定生死,非为论盛衰。
此契宗会极,非为同路岐(同路歧:指自己与李景俭均被贬江陵李景俭元和三年贬为江陵户曹参军。)
君今虎在柙(一作匣)。(虎在柙:关押猛兽之木笼。《说文·木部》:“柙,槛也,以藏虎兕。”《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我亦鹰就羁。
驯养保性命,安能奋殊姿。
玉色深不变,井水挠不移。
相看各年少,未敢深自悲(悲:蜀本、卢本作“非”。)
病榻自宽吟十四首 其七 牛翁韩康伯休,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馀年。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乎,」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桓帝时乃备元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先发。亭长韩徵君当过,发人牛修道路,见,以为田叟,便夺其牛。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欲奏杀亭长因言:「自我与之,亭长何罪?」乃于中路逃去。卒不仕。见《高士传》《后汉书》。) 现当代 · 邵祖平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七
卖药翁,韩伯休,妇孺知名胜太邱。
一朝弃药入灞陵,短辕柴车为一牛。
使者忽来致元纁,安车蒲轮徵君
徵君徵君不敢坐,请乘柴车先使行。
路逢亭长,不识其名。
欺其田叟,牵牛鼻绳。
大发民夫,火急修路徵君迎。
徵君迎,徵君不自白,夺牛由汝步亦得。
有顷使者追踪至,夺牛亭长惨无色。
使者拟奏杀亭长,罪尉当年呵李广
人之度量乃相殊,以牛与人身长往。
呜呼,有名令人忧。
长安市上不得卖药,灞陵山中不得骑牛。
不如无名鼓腹箕踞者,白眼看人春复秋。
石经考异序 南宋 · 晁公武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六艺之一录》卷九一、《全蜀艺文志》卷三六、后蜀毛诗石经残本、《南宋文录录》卷一四、民国《华阳县志》卷二九
鸿都石经,自邺迁雍,遂茫昧于人间。
唐太和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
后唐长兴中,诏国子博士田敏与其僚校诸经,镂之板,故今世太学之传,独此二本尔。
赵清献公成都记》,伪蜀相毋昭裔捐俸金取九经琢石于学宫,依太和旧本,令张德钊书。
皇祐中,田元钧补刻《公羊》、《谷梁》二传,然后十二经始全。
至宣和间,席升献又刻《孟子》参焉。
今考之《孝经》、《论语》、《尔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
《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吉书;
尚书》,周德贞书;
《周礼》,孙逢吉书;
《毛诗》、《礼记》、《仪礼》,张绍文书;
《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祥字阙其画,亦必为蜀人所书。
然则蜀人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钊,而能尽用太和本,固已可嘉。
凡历八年,其石千数,昭裔独办之,尤伟然也。
公武异时守三营,当对国子监所摹长兴板本读之,其差误盖多矣。
昔议者谓太和石本校写非精,时人弗之许,而世以长兴板本为便。
国初遂颁布天下,收向日民间写本不用。
然有讹舛,无由参校判知其谬,犹以为官既刊定,难于独改。
由是而观,石经固脱错,而监本亦难尽从。
公武少城,寒暑一再易节,暇日因命学官雠校之。
石本《周易·说卦》「乾健也」以下,有韩康伯注《略例》,有邢璹注《礼记·月令》,从唐李林甫定者,监本皆不取。
外《周易》经文不同者五科,《尚书》十科,《毛诗》四十七科,《周礼》四十二科,《仪礼》三十一科,《礼记》三十二科,《春秋左氏传》四十六科,《公羊传》二十一科,《谷梁传》一十三科,《孝经》四科,《论语》八科,《尔雅》五科,《孟子》二十七科。
其传注不同者尤多,不可胜纪。
独计经文犹三百二科,迹其文理,虽石本多误,然如《尚书·禹贡》篇梦土作,又《毛诗·日月》篇以至困穷而作是诗也,《左氏传》昭公十七年六物之占在宋卫陈郑乎,《论语·述而》篇举一隅示之,《卫灵公》篇敬其事而后食其禄之类,未知孰是。
先儒有改《尚书》无颇为无陂,改《春秋》郭公为郭亡者,世皆议之,此不敢决之以臆,姑两存焉,亦镌诸乐石,附于经后,不诬方将,必有能考而正之者。
王枢密劄子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九、《浪语集》卷一七
圣人天姿英特而锐于求治,群下循习旧事而玩于安常
中外之情,因兹未辑,业脞威罚,为有由来。
然思卫文中兴,必先善俗;
宣王之过,为有遐心。
二者未谐,此公卿之责也。
史丞相居可为之地,而堕于空无之累;
张魏公将相之重,而夺于喜功之心。
非徒事无所成,害于今日多矣。
管夷吾之请死子纠,姚元崇之不就相位,当时要说其君不为不切,而其晚节末路,不无掩于九合治平之功,儒者喜言《中庸》、《大学》,未为过当,然而陈言长语,谁不云然,朝夕纷纭,亦可厌也。
夫物不两大,心无兼虑,天地之道,万世不易之理也。
有子以贤贤易色,仇士良不欲人主观书与见儒生,二事不同,其机一也。
不正于始,后将迟之。
昧者不图,而奔波于军旅甲兵之间,期会簿书之内。
此固政之纪纲,国之大事。
语其先后,非所急也。
天下切务,不过数节,自非君臣同德,将何由济?
不然,虽光复中夏,犹无益也。
谢安淝水之功,论者意其侥倖。
然而军中以一处士,不忍戕其所苦之帅;
内举之际,疏远如韩康伯,旧怨如郤诜,皆已许其有成,所以用之非一日也。
惜其不能遂还中原尺地,末节困于居东。
谢公犹然,则古人所务正君,其说不可夺也。
仆乡在东鄂,尝闻君子之馀议矣。
天下所以未治,国势所以未张,振而起之,在规模固已先定,诚非门生寡陋所得而窥者。
然今上所眷倚,负天下之责望者,莫如枢相
主书首荐,不先人而先仆,思以补报,故不敢自同于众。
寻常称颂,亦不敢一辞发也,惟冀察于今之事势,度人主所能行,引之当道,以成亹亹之业,无求欲速之效,蹈覆辙之举。
必不得已,宁当以道为度。
故虽身任安危之事,终不可幸成之也。
门生之称,本当自通政府
故吏也,又何敢废?
望钧慈洞察之尔。